【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樂生院反映的不只是國家霸權,由於議題複雜,突顯的都市發展與文化資產衝突,直指台灣公民教育明顯不足。

政府激化社會對立


建築師呂欽文表示,樂生院不是個案,而是台灣社會長久以來的問題:政府不願面對設計不良,反而激化社會對立,選擇硬幹。他指出,公民社會切忌急躁,每種方案都有評估內容,「哪種好,是可透過專業方式了解」不回應、不討論,對事件沒有幫助,只會重蹈覆轍


都市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丘如華直指,都市發展遇上文化資產,「文化永遠居於弱勢,只是裝飾品。」她表示,文化資產保存法突顯人民對環境與都市發展的概念並不重視,加上公部門悍然上路,缺少討論空間,「永遠是少數人聲音就叫大多數民意。」


丘如華指出,雖這些執行的人受政府委託,但古蹟制定必須召開公聽會,「政府說多數百姓反古蹟,我不相信。問題在於有沒有讓民眾了解方案對她們的都市發展沒有損失!」丘如華澄清,保存樂生不是懷舊、不是為了少數院民,樂生院保留後對新莊迴龍地帶有相當好的發展。


台大城鄉所教授劉可強說,93年民間團體提出的方案經捷運局評估,已確定技術可行,在欣陸顧問工程公司提出的報告中即記載「現有捷運設施,配合調整後,應屬可行」。目前的爭論,不該是技術問題。


然而3年過去,民間提出更合乎技術可行方案,卻遭駁回。台大城鄉所教授王鴻楷與淡江建築系副教授吳光庭都強調,民間團體「不是反開發」,而是訴求專業討論空間。


90%才利多


劉可強指出,樂生院保存另一項重點,在於發展願景與效益評估。一旦保存,對迴龍地區有重大效益。如韓國與日本的麻瘋村保存後,重新規劃使用,對歷史教育及社區發展都具極大經濟效益。


未來若樂生院本體發展為文化歷史景觀區,加上捷運廠站進行聯合開發,所有正面效益皆多於現在。而新院區的「醫院」,目前是低度使用,若採取90%方案,再 強化新院區功能,以目前的組合屋與新院區重做設計,在新院區、老樂生與機廠間建立平台,更可做為迴龍地區主要開放綠化空間。而無形中也有助於WHO對台灣 的認同,提高國際形象,彌補台灣長期欠缺醫療史的面向。


不是戀物是人權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康旻杰指出,樂生是少數讓聯合國指定具有文化資產潛力發展地區,「這個文化地景當中很重要的主題,就是人。」保存樂生不是因為建築學者有戀物癖,「而是重視台灣如何對待人的課題。


康旻杰反問,台北縣長周錫瑋聲明6人扛走一個院民,排斥理性討論,但卻有愈來愈多的學生與民眾加入聲援,「要多少警察才能扛走這些人?這個社會成本很驚 人!」他指出,樂生不是單純的古蹟保存,這些院民被「關」在麻瘋病院這麼久,現在還得面對縣政府在精神與身體上的凌虐,不是民主社會該容許的事


康旻杰質疑,這樣的一個社區共同體,為何不足中正紀念堂的一道牆?只要進到院區與院民接觸的人無不流淚,「那情緒不只是感動,而是一種人道關懷的心情。」青年樂生聯盟成員莊育麟氣憤抨擊昨天中國時報的讀者投書,直指行政院副秘書長陳美伶「通篇謊言」。


莊育麟說,一直以來,樂生要求的就是「理性辯論,審議保留」,公開討論方案可不可行。陳美伶從未實際進入樂生,僅以一己之見判斷年邁的院民需要什麼,新大樓雖符合現代化,卻不是老人真正的需要。


他曾走訪院民,一位楊伯伯在馬偕醫院3次病危,卻順利活下來。「醫生說,可能是因為他住在樂生這個開闊的空間,平房的環境有好空氣,讓他的身體撐過苦難。」很多長輩的家人也這樣認為,「但是政府沒有聽到,還敢說人權立國!」


我們行善,不會喪志


丘如華與民間團體已著手申請樂生院做「國定」古蹟。「現在文資法只要有人陳情申請,就得暫定古蹟。」她強調,民間團體不想擔誤工程,90%絕對可行、沒有損失,「不要拿政客的面子跟文化資產與人權賭博!」 


中原景觀系系主任喻肇青呼籲政府莫再激化新莊居民與樂生院民,公開討論方案的時間不能省,理性辯論、重視院民原地續住權利,才是雙贏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