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樂生院在上週末舉辦「理想的藝術節」活動,包括樂團表演、藝術市集等,樂生院民擔任導覽員,為第一次來到樂生的民眾解說。這個活動吸引許多人前往,透過親身體驗,學習思考整理眾說紛紜的資訊


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管中祥利用「新鮮人守護神」活動,帶著一群大一學生前往參加。「這活動是她們自己表決通過的。」管中祥說,前往的學生本來還存有「麻瘋病很可怕、會傳染」的觀念,甚至對樂生議題根本不了解、不知道,「學生親身接觸、思考後,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這群大一學生中,有一名恰巧就住在新莊中正路上。他表示,捷運不通讓很多新莊人都受不了,「圍籬在中正路上真的很危險!」但進到樂生院接觸到被主流媒體忽略的資訊後,他才發現原來中正路上的工程根本沒有延誤;透過樂生院民的導覽,也更進一步了解院民的想法。


中原大學建築系3年級學生蘇琴表示,媒體的片面報導,讓她對樂生一直很模糊,「它們說41.6%方案很美好,可是就建築系學生的角度來看,那已經很少了! 但媒體不告訴我們為什麼這樣是好的。」這次走入樂生院,蘇琴才了解所謂保存41.6%,已經是建物被拆掉2/3後的面積再去分割的。


她進一步表示,這幾年政府處理古蹟的最大問題就是不重視脈絡。「就算樂生不是古蹟,就醫療史及人權的概念上,就值得保存」。蘇琴感性地說,當她隨著樂生院民走過每一棟建築,聆聽她們與建物的故事和情感,忍不住淚流滿面。


蘇琴說,建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滯,但文化的留存卻是永恆的。近年熱門議題「綠建築」,核心價值就是自然、文化與建設的平衡,「垂直性的建築會讓人不想離開建物,對這些需要自然的長者來說,新大樓不適合居住是無庸置疑的」。


和蘇琴一起前來的中原大學學生共有十多位。有別於其他只參觀的學生,就讀景觀系大3的朱品光、吳柏蔚戴著口罩、手套,拿著掃把與拖把打掃消毒區的長廊。 「這個地方本來和我們沒有關係。」朱品光說:「老式建築不見得有意義,但因它有重要文化概念,對台灣的每個人來說,就變得有價值。


朱品光表示,主動打掃消毒區,「是因為不想讓其他人覺得這裡又臭又髒,所以沒有保存必要。」消毒區因廢置而罕無人煙,長廊上除了消散不去的消毒水味,還佈 滿貓咪的排泄物。吳柏蔚認為院民或附近居民不來這一區,「是因為他們對這裡絕望。」希望透過她們的主動發起清潔,恢復空間面貌,讓更多人願意聆聽被遺忘的 故事。


樂生療養院將在4月16日前被強制拆除,樂生院民無奈地說,雖學生與文化界自動替她們在這兩週舉辦活動,「但3月24、25號恐怕就會被斷水斷電」。雖然如此,「理想的藝術節」活動仍帶動許多人關懷樂生,許多民眾甚至從中壢、新竹帶著一家大小前往,「不放棄,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