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堯所提,都只是我們談及核電廠安全的其中一個層次,另外一個安全層次,是在福島核災過後,我們所要面對的天災的威脅。在福島核災過後,台電非常迅速地建立了體檢流程,一年來針對防海嘯、耐震係數乃至於斷然處置的措施,都做了相當程度的改善,但這些改善,都建立在一種相對的,而非實際的標準之上。

記得福島核災一發生時,台電先是強調耐震係數沒問題,接著在被質疑耐震係數比日本差的時候,又說耐震係數必須因地制宜,搞到最後,把核電廠的安全全推給斷然處置,也就是一旦核電廠全黑、海嘯加地震警報發佈,一定會想辦法不讓核電廠發生核災,但是,誰知道?

台灣現在面臨多少天災威脅,在福島核災過後,許多學者已經無法、不敢做出保證。尤其針對核四這個全組壞了了的電廠,就算它有如菩薩坐在蓮花座,依然無法獲得信任。

危機四伏

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李昭興重述了過去一陣子大家擔心的山腳斷層問題,目前確知山腳斷層向海外延伸40公里,但這僅是「調查範圍內已知」的部分,除了山腳斷層以外,還有海底山崩,與海底火山的威脅,李昭興直言,2030年前蓋的核能場根本不知台灣的地質狀況

李昭興比對日本、印尼、智利等地的海嘯、地震災難,強調,因為有核災,日本恐怕難以重建。如果台灣堅持續建核四,恐怕有同樣的災難。

目前台灣在東北有1800公里的琉球隱沒帶、西南有馬尼拉隱沒帶。根據日本的鑽探結果,「這種地體條件會產生大海嘯、地震。」在琉球隱沒帶,就曾經有大海嘯發生,頻率是150年一遇,上一次是1867年。雖然中央地調所長林朝宗認為,該年的海嘯究竟是海溝、海底山崩或斷層引起,還無法得知,但他確實也無法保證「核電廠可以百分之百安全」。

林朝宗表示,以地質來看,四座核電廠,核四坐落的地質條件最好,但儘管如此,由於坐落在海邊,幾乎所有核電廠「地質調查都只作一半」,也就是海域的調查付之闕如。近年新發現的山腳斷層,雖然距離核四有20公里,但在東南邊沖繩海槽尾端,關山島附近有許多火山,數量相當多,會否引發海嘯,威脅到核四廠,「不是百分百不可能。」他進一步指出,目前台灣東邊海域有許多正斷層,「只要正斷層都可能是活動斷層」。

林朝宗沒有明講,但在上台報告前,開玩笑地問:「我該站在哪一邊發言台(一邊是環團、一邊是政府官員)」,最後他站在政府官員那一端。但他強調,他提供的科學事證就是無法保證百分百安全,要承擔多少風險,是決策。接著又說,鹽寮是發展地熱最好的廠址,有些事,已經不明自喻。

無中生有的耐震度

決策,勢必不能只考慮單方面的說詞,若是科學理性真的能夠解決現階段面對的天災問題,經過溝通,核電也並非沒有在台灣存在的本錢。然而問題在於,現在台電所提出的改善手段,是不是真的有用?

前核四安全監督委員、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慧慈強調:「地震工程,是在瞭解潛在的大小以後,根據潛在地震去做設計,讓它能夠安全,因此在地震工程重要的前提是,能否給我們一個確認的地震大小。」

但陳慧慈指出,即便台灣經歷了921大地震的教訓,在這方面的努力仍然很少,比起日本因應地震的努力、進行補強,台灣至今缺乏公正客觀的單位進行地震的評估與體檢,「因此在這基礎上,要去談核電廠的耐震要到多少,潛在災害有多少,有困難。」

他以核四為例,「目前核四任何一個設計都是無中生有。」陳慧慈指出,核電的設計圖都是推估出來的,過去幾年他要求核四必須要裝設強震儀,但台電裝了以後發現,跟設計圖不一樣。台電便推說,這是因為擺設位置不對、要擺在岩盤。陳慧慈要求台電擺在岩盤、再提供數據,「但至今我都沒有拿到任何資料。」

從電廠興建問題,到面對天災的威脅,陳慧慈坦言,「核四到底安不安全,我在委員會,自己也有點擔心。」 當時他和林宗堯就強調必須把核四問題攤出來談,在立法院建立中央級的檢討機制,「如果真的不行,就停工不要建。」但至今沒有結果。

李昭興說,2004年印尼大海嘯是萬顆原子彈的威力,921大地震只有它的五百分之一,一旦面臨核災,將影響30%的國土、「新竹以北就要變成焦土了。」在這三百公里內,有七百五十萬人口,加上目前台灣一直無法處理核廢料,「真的必須好好思考。」

公共決策的本源

由核四興建問題,到核災的教訓,已經提醒著:核四何去何從已經不能再是密室決策。律師詹順貴認為,核四蓋不蓋、蓋好要不要營運,必須進行風險溝通,要讓民眾瞭解「承擔的風險到底有多大」,提出因應對策,看能否彌補外界疑慮,才做風險決策。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也建議,不該像現在這種情況,繼續埋頭興建。「靠著兩個核能安全監督委員的辭職,才把問題逼出來,但目前的核安監督委員,已經人力不足、專業不夠,是時候讓全民討論,是否要不計代價繼續興建核四。」




林宗堯談核四逐字稿



核一、二、三廠用飛機來比喻,就是台電去買波音737。核一、二、三廠,是台電去看運轉很穩定的,就以那設計為準,搬過來。請同一個廠商過來蓋,設計不改,由核電廠去買設備。在施工過程,有顧問公司派四、五十個顧問來現場解決問題,也由顧問公司負責試運轉。從零到滿載一百個小時,確定沒問題,再把鑰匙交給台電去營運。就好像是華航公司,只負責飛台北到香港,而不負責蓋飛機。



但是到了核四,整個都變了。台電想要自己造電廠,想造一個全世界最好、最新的核四。最新的意思就是自動化、全數位,當時十幾年前沒有人有。為了作這件事,造成整個核四的訊號點,有四萬點。核三廠不到一萬點。四萬點有多複雜?四萬點的東西,GE公司(核四承包商)從來沒包過,是全世界第一廠。



更糟的是,核四還分包,於是把東西弄到台灣來以後,根本兜不起來。但是數位儀控系統就像神經系統,錯不得。其次,最好的是什麼?核一、二、三廠要是發生問題,要緊急跳機,核四希望可以不用跳機,可以用手動慢慢來。核四問題就從這裡開始。


當時台電找了一個石威工程顧問公司,但這個顧問公司技術層次很弱,台電把它解約,現在還在仲裁中。這使得核四沒有顧問公司,所以台電自己裝機。之後產生的設計問題之多,包括電線電纜裝不進去、管路衝突等等,所以台電變更設計。為什麼?不變更,抱歉,再一百年都蓋不出來。

設計問題一堆,採購更可怕。核一、二、三廠,台電不負責採購。由工程顧問公司蓋到哪裡,它再去詢價,購買,交貨。但核四廠採購是台電自己採購,公開招標;於是該來的不來,比如電廠蓋到龍骨的地方,卻得不了標,但飛機門卻來了。這樣的核四怎麼可能有完工日期?

而且核四是最低價得標。延宕下來,提早到的設備,比如儀表板到了,但核四在海邊,設備處在惡劣環境,原廠商根本不保固。加上一次颱風把整個廠泡在水裡,所有的設備全都泡水。所以延宕到現在不是停工再復工、不是為了福島改善,通通都不是,是結構問題!

此外,施工也很嚴重。我到現在還不懂,早期台電派在核四的工地主任,竟然沒蓋過核電廠、全無經驗,更可怕的是工作人員都是約聘,因為核四完以後沒有核五。這又延伸品保問題。過去核一、二、三廠,都有品保十八條,但核四抱歉,交給包商,你相信嗎?台電核四第一線品管是包商!

過去核一、二、三廠,以銲接為例,銲接的銲條在台電手上,核四,卻在包商那裡。所以銲接問題,從未斷過。台電有沒有做QC(品管),有,但他會告訴你天上飛的,我已經聽了七年。天上飛的很漂亮。

當施工發生管路跟管路碰在一起無法解決的問題,顧問公司又不見了,他只好照相下來,一共有幾百個、上千個問題,送到總公司再送國外,然後送到現場再解決,於是工程就一直拖。核一、二、三廠,我們有顧問公司駐場,可以當場解決,核四沒有。這問題拖了幾百件,根本施工不下去,廠商要發薪水,廠商重機械都要錢,所以有一段時間都撤出。

我第一次去核四廠,台電給我的報告是完成48%,我到了現場說:這裡哪有完成48%?我記得那時候的工地主任他一開口就說:「林顧問,你要談工期,我沒辦法跟你談,經濟部長也無法談,都是假的。我不知道何時設備會標到。」所以核四工地遙遙無期,(何時會完工)純屬虛構。這使得廠商工人無法維持,就倒閉。所以又再分更多小包,品管又繼續由小包來處理。

再來,設備到了裝在一起,要試運轉。這個新型飛機的試飛,台電偏要自己做,因為沒有人可以做。但試運轉卻由剛進台電不到一兩年,好比開台北飛香港的執照都沒有、也沒做過飛機的人來試新飛機。

試運轉要寫程序書,一百個系統裡面要這樣測試,一步步測才可以。但試運轉測試,台電看的是試運轉,它想的是,只要裝得起來放燃料就可以飛了。我看到的是「測試」,最後把關的設計問題,我們是要用試運轉測試給國人有交代,要把設計施工問題,用測試數據去跟百姓說,核四是安全的。真的,安全是誰講話都沒有,要找出問題,才能夠說它是安全的。

所以那時候我說一定完蛋,台電說沒問題。話對話,對了一年多,沒轍。後來原能會副處長有一天跟我吃飯。三個月後我收到試運轉程序書,我看,完蛋了,這簡直就是我講的沒經驗的人寫的,根本不能用。但它已經在用,十幾個系統已經在做,已經在轉。

我寫了沒人理,我只好寫核四重大缺失報告,寫它系統都還沒裝好就移交,會出問題,要把問題弄好才能移交。所以四年前移交30幾個,現在還是這麼多。四年前就這樣幹,我真的沒辦法。

我寫報告給原能會,那時候是991月,全台灣說核四要當一百年賀禮,我說一百年純屬虛構。但原能會不喜歡,說我一說了就會變報紙頭條,問我要幫忙核四、還是要軒然大波?我說我要幫忙核四,它就叫我不要寫、說讓我在監督委員會講。去了,我講,講了一個小時,最後會議結論出來一個字:略。

我那時候很怕總統說要商轉。好險他沒講。當時試運轉測試程序書不能用,我趕快提出來,交給台電。原能會請了副總來,改了程序書內容,一本程序書兩百多頁,我擧的例子,他都改。但我只是例子而已啊。所以我又出來講,台電則說,你又來了。但核四廠關鍵在程序書,要一條一條檢查,但是,陳貴明(按:台電董事長)還是讓核四繼續蓋。

試運轉就這樣做了三年,現在一切歸零。九十八年我就開始喊,這樣做沒用。但核四監督委員會在原能會下面,一個主委就可以蓋住。你(原能會)讓他測,把關又是這樣,我只好被迫寫核四論,謝得志讓我談,說要呈到政院,但主委說不用,說院長還不是會責陳我們解決(苦笑),所以繼續放在那裡,所以我也做不下去。(後來請辭監督委員)

核四不是停不停工的問題。核四在上週說已經完工96%,但是,裝在一起好好的,不見得能飛,也不見得安全。

要怎麼救?核四有救嗎?

首先,原能會很薄弱,因為核一、二、三廠,我們是買飛機,我只要文件法規審核就好,不用去看合不合格,所以原能會的組織架構是這樣來的,人力編制,是以波音737設計不管的狀況下去配置,所以原能會人很少。

現在要自己造飛機,人那麼少,立場又很痛苦,一個是政府說要續蓋,可是核四要很安全,這樣核四安全就變嘴巴(按:應該是嘴炮,嘴巴講講),我可以談,原能會不能談。主委到這裡(立法院)來他怎麼敢講?反核人士來他還蓋得下去嗎?

所以很奇怪。監督單位跟反核人士在對幹,好像它(原能會)在保護核四。到今天為止,台電公司你應該要老實地講,就是不知道完工日期。但它(台電)說不行,因為核四一定要有完工日期。我說,不報日期我們是摸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至少不會淹死,但台電說沒關係,報了以後下個月再改。因為蓋不下去要追究責任。所以打死它都不能講。而且它背負著要完工的使命。不完工台電可能破產。

此外,立法院是民意最高機構,要監督,但立院的監督,都是遇到重大問題,比方要停工,才找來原能會跟台電。所以他們又講一講天上飛的(按:好聽話),立法院順勢要它們確保安全,就這樣。

我認為核安監督應該移到立法院。我不需要太多人,但要有人駐場,而不是像現在每三個月開會一次。行政院也要出來解決核四問題,不是只說不安全不裝燃料,這又會歸到原能會。台電如果十幾年前可蓋好,早就蓋了。所以政院還是在責成,它們三個(台電、原能會、政院)怎麼也弄不出來。大家都累了。但大家都累了,台電還是每天在動作,它在等裝燃料。我告訴你,裝上去就回不了頭。只差一個動作,我再一次強調,試運轉測試重點在測試,但台電只管試運轉。

核四歷經去年底停工威脅,台電提出改善方案,十幾年來台電第一次終於提出來改善方案。終於承認問題嚴重、承認憑自己能力無法完工,也承認自己無力,現在花錢找顧問,也不虛報完工日期。雖然核四現在沒宣佈全面停工,可是實質上已經停工,在等外國顧問如何重新改善。

核四曙光已現。但核四安全仍只是安全到什麼程度的問題。核四已經既成定局,跟核一、二、三廠的安全不能比。不可能,設計這麼多問題,所以安全程度無法比,只能在定局之下,如何努力讓它更安全,安全是程度的問題,在既定格局之下,有四個安全程度的標準。

但這都和預算、工期、人力相關。台電現在正在摸索改善,但它只為了解決問題,「安全提升不是它的主要考量」,因為它有預算跟工期壓力,它現在只想趕快轉起來就好了。提升安全很花時間。要達到最高標準,必須不計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