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核四停建,成為少數在媒體版面持續延燒的話題。礙於民意反彈,行政院提出公投策略。3月9日廢核大遊行,以及後續每週自由廣場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反核民眾用行動揚言不買公投的賬。4月13日,總統馬英九暗示核四與公投脫鉤,經濟部安檢小組啓動,核四安檢將在五月初正式展開。馬英九受訪時,語意保留卻清楚:公投只是「向大眾交代、釐清爭議」,安全與發照與否,在「專業」鑑定後,府院將有定奪。

針對安檢,行政院祭出「國內外專家」,來昭顯公信力。但這些專家卻被「個資法」以及「勿給專家壓力」為保護理由,不提供全名與背景讓社會大眾評判。其次,這些專家最後做出的結果,將由「台電」籌組的「核四強化安全檢測小組」來決定,這樣的做法,顯示政府對核安仍是虛晃一招。

2012年底,法國核能管制局前局長拉柯斯特來台,有幸與他進行長達超過一小時的訪談。拉柯斯特一再強調:「獨立、透明是相當重要的事,如果無法完全獨立、不受任何權威或壓力的影響,就無法行使監督的責任。」拉柯斯特指出,法國核能管制局成立約40年,一開始也曾受到擁核的政治干擾,但監督委員與外界聯繫暢行無阻,「使得我們只要一有壓力,就得以透過媒體向外公佈」;為了進一步確保獨立性,20年前,核能管制局更邁向法制化,確認不受任何行政單位管轄。

對於核能安全管制,法國強調接受草根意見,重視公民參與以及資訊揭露。體檢交由各領域專家進行,但報告在正式公佈前,會另外邀請科學家、學者、NGO共同進行確認,最後才交由法國核安管制局以及輻射保護研究所進行確認和督察。拉柯斯特表示,「最該對核能安全負責的是電力公司,電力公司本來就應該遵照國際規範保證系統安全。」

換言之,電力公司絕不能作為確保核電廠安全與否的評判者。但核四興建以來,台電一直是「把關核四」的代言者;身為監督者的原能會,在形式上隸屬行政院,能否監督,已有疑慮。副主委黃慶東甚至在一次核四公聽會上,對提出核四安全質疑的核工專家林宗堯大言不慚:「原能會監督人力不夠,只有兩三隻小貓,政府組織再造,又變三級單位,你有(核安)問題,應該去影響政府。很多人罵台電,但工程專業在台電, 我們現在應該作的,就是讓核四趕快完工。」

由此看來,安檢結果,只是核四能否運轉的盾牌;公投結果,也不必然影響核四停建,煙霧彈效果為重。依這幾年環境運動政策翻轉的脈絡,民氣是否一致,恐怕才是關鍵。執政黨擁護國策,已不需再廢口舌批評,倒是在野黨在明白這些限制下,依然將「反核行動」限縮在提案「直接停建核四」此一戰線,恐怕還是公投綁大選的操作盤算居多。

2000年的核四停建復建爭議,便是未能擺脫政黨算計。但反核運動與黨外運動的歷史脈絡,部分資深環運人士,迄今仍選擇與政黨緊密合作。安全與公投脫鉤,明顯是擁核者兵分二路的分化策略,十月安檢出爐前,反核團體如何整合意見、凝聚「唯有停建」的聲勢,將是大選前,難以迴避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