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接受電台專訪表示:「我早就不認為還有亞洲四小龍這件事」,為了經濟發展,台灣不應該停在過去的光榮,必須努力追上世界潮流。而追上潮流的方式,是必須看清國際情勢對台灣不利、中國崛起對台灣的威脅,在這前提之下,必須在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土地利用間,取得平衡。如何取得平衡?管中閔在專訪中以國光石化為例,批評台灣環評制度程序漫長,以至於「台灣發展不起來,新加坡卻發展了」。

然而管中閔若真將「開發與環境應取得平衡」放在心裡,批評環評制度無異自打嘴巴。姑且不論國光石化坐落區位完全錯誤,其所開發衝擊的面相繁多,要達到或趨近「平衡」,仔細調查是非做不可的事。事實上,國光石化從確定在彰化大城開發以來,審議時間並不長,2009年,國光石化僅只進行一次一階環評就送入二階審查,2011年春天就確定不開發。二階環評審查的重點,在於針對範疇界定中的環境衝擊仔細進行調查,但國光石化在範疇界定會議中,針對環境衝擊的調查不斷七折八扣,最後提出來的版本,自然也是七零八落。

時任國光石化董事長的陳寶郎曾接受我的專訪,就連陳寶郎也不諱言,國光石化難以開發的關鍵在於「台灣沒有腹地」。腹地指的並非土地,也包括石化產業要耗用的水資源與空氣污染承載量。隨著社會進步,污染防治的投入對於石化業來說,是無可避免的成本,儘管國光石化之後前往被視為相對落後的馬來西亞邊佳蘭投資,也無法避免當地居民對污染防治的質疑。換句話說,在腹地不足的情況下,區位才是最重要的產業調整考量。

身為經濟主管機關的領頭羊,管中閔當然不會對此毫無認識。事實上,管中閔特意模糊國光石化開發中的真實面向,在於為了帶動台商回流所必須進行的法規鬆綁與經濟政策鋪路。

管中閔並不諱言,他這番發言是為了「喚醒國人危機意識」以凝聚朝野共識,落實國內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之推動,尤其是服貿協議的通過與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他強調,唯有把經濟帶熱起來,事求人,倒退十六年的台灣勞工薪資才有漲的機會。

然而,台經院國際處暨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心許博翔分析,加入TPP,並非對台灣所有產業皆是正面效應。一旦加入,主要受害的產業將會是半導體、通用機械、光電材料及元件、金屬加工機械等這些目前主要的出口創匯產業。至於受益的產業,則是紡織及石化業為主。

為了迎接相關產業回流,前行政院長陳冲表示,必須在全國尋找既有工業用地,或新創產業園區,優先提供台商返國投資。姑且不論台灣工業用地過於浮濫問題,前述已經提過,台灣沒有繼續發展石化業的本錢。退一萬步言,許多台商考慮回流最主要的考量,除了土地成本因素,另一癥結是人力。這也是為何經濟部在2012年就提出外勞增額方案、放寬移工配額、比例,以及鬆綁相關行政管理規定。

一周前,馬英九表示,今年將把加入TPP當成重要施政。我們可以預見,未來行政團隊將傾全力推動相關法規鬆綁。我們要問,在這樣的施政方向下,何以一面支持發展精密機械、光電、半導體的科學園區繼續發展?我們也要問,政府何以在聲稱「看見台灣」,了解傳統產業對環境的破壞,卻欲走回頭路?又如何能一面高喊要調整產業帶動薪資,卻繼續維持過去老路,引進低廉移工?這些問題,行政官僚恐怕不單是「刻意不把話說清楚」,而是無法說清楚,畢竟,脫離土地適用性與環境承載的經濟政策,將永遠只能是一團爛帳。